深圳罗湖区将在深圳率先启用“智慧水务”
日期:2020.05.20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来源:网络

5月的深圳正值汛期,时不时有暴雨来袭。每逢此时,水务工作者常常处于高度警惕的状态。但与往年不同的是,今年罗湖将上线一个重要的“神器”,那就是在全市率先启用的“智慧水务”,它将对全区河流、排水口、水文、水利工程、地下管网、交界断面等全面监测和预警,实现对极端天气的智慧决策分析。

暴雨期间,水库、河道的水量、水位、水质如何?各个内涝点的水深情况怎样?哪些地方可能出现洪涝灾害?怎样才能把灾情“扼杀在萌芽状态”,保障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?过去这些水情数据分散,不能及时获取,现在通过智慧水务系统即可在第一时间获取。

据工作人员介绍,为将这些数据“一网打尽”,智慧水务建设的第一步就是要建立一套“水务智能感知体系”。为此,罗湖新建了一批监测点,如在170个区管入河排水口全部安装监测点,在100个雨水管网重点点位建设监测点,监测管网中的液位和流量;在黄贝岭三路路段黄贝岭村社康中心门口、沿河路新湖村、沿河北路(德智路口段)、爱国路(水库新村至爱国高架桥底低洼处)等21处易涝点监测水深;在深圳河、布吉河、笔架山河、沙湾河、莲塘河5条河流11个河道断面建立水质监测站等。

目前,罗湖已初步构建起包含水库监测、河道断面监测、易涝点监测、雨水管网及排水口监测等较为完善的水务智能感知体系,形成自动化、多元立体化的智能采集网络,实现全区主要河流及跨界河流断面的水质自动监测,及时了解各辖区河道水质现状,面对水质危机事件时能迅速响应,及时指挥防控。

超前布局:打造“智慧标杆”

绿水青山,“智”领未来。多年来,罗湖一直在智慧水务领域积极探索、改革创新,超前布局“智慧水务”建设,全力将罗湖区打造成智慧水务标杆典型示范区。

此次,罗湖区政务数据管理局和罗湖区水务局联合,按照“基础先行、急用先建、示范带动、分步实施”的原则,充分利用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云计算、5G传输及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,进行水务智能感知体系、应用支撑、水务业务数据库、水务综合监管平台的建设,建立了“陆河统筹、天地一体、上下协同、信息共享”的智能化监测管理体系,初步建成水生态水环境监测体系,同时集成多源数据,以达到水务数据的透彻感知、全面互联。

增强防汛应急能力、提升排水防涝能力、提高水污染分析能力、实现数据整合与协同管理是罗湖智慧水务建设要达到的四大目标。





联系电话:0755 8659415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