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东碳排放配额交易量和金额均居全国第一
日期:2020.12.23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来源:网络

2013年12月,广东省正式启动了碳排放权交易,将钢铁、石化、电力、水泥、航空、造纸等六大行业250家左右的控排企业纳入碳市场范围,覆盖广东省约70%的能源碳排放量。截至2020年12月,广东省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达1.69亿吨,占全国碳交易试点的38%,累计成交金额34.89亿元,占全国碳交易试点的34%,均位居全国第一。

为鼓励小微企业、社区家庭和个人加入到低碳减排的行列中,广东开展碳普惠制试点已有五年时间,在广州、惠州、中山、深圳等城市都取得不错的成果,融入了公共出行、垃圾分类、旧衣回收等领域。

倒逼能源结构、产业结构调整优化

广东非石化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从2010年的14%提高到2019 年的29%。目前,全省城市公交电动化率达到93.5%,广州、深圳、珠海、汕尾均实现公交车100%电动化。

同时,广东大力淘汰落后、高能耗高排放产能,着力实施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发展战略,加快建设高端高质高新现代产业体系,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。截至 2019 年底,广州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 67.1%,成为首批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;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 64.5%;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16.2%。

未来,在目前低碳工作的成果基础上,广东省将严格控制全省煤炭消费总量,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和核电,推广碳捕集等先进低碳技术,为我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承诺贡献广东力量,推动全省二氧化碳排放在全国率先达到峰值,珠三角城市群在全省率先达到峰值。





联系电话:0755 86594158